文化歷史背景
獅潭原是賽夏族和泰雅族的居住地,清代採原漢隔離政策,讓原住民自治土地,但隨著 19 世紀工業技術發展,從樟樹生產而來的樟腦意外成為了當時極重要的國際原物料,有很高的軍事、經濟價值。擁有大量天然樟樹林業資源的獅潭,就成了漢人開墾的寶地。其中以黃南球和劉緝光為首墾代表性人物,一南一北,進行大規模的開墾,後來劉氏的經營重心外移,黃南球則留下許多開墾事蹟和傳說。 在同時期的世界舞台上,人類互相爭奪爭奪資源與土地,也加速消耗了更多資源,排放了大量的廢棄物到土壤、水和空氣中。經過了一世紀後的現在,我們才開始逐漸學習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。 獅潭過去百餘年來的發展,正呼應著這樣的過程:爭奪土地資源的開墾史,蓬勃發展的製樟業,在甲午戰爭後的日治時期更設立專營的樟腦專賣局,反映出全世界軍火工業對樟腦的需求,而後製樟業淡出世界經濟,獅潭也回歸自然,成了苗栗人口最少的農業小鎮。 |